
索引号: | 4311000017/2025-04202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没想到扫个码就能匹配岗位!”在永州市“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返乡农民工张卫国通过手机完成登记后,系统立即推送了物流分拣、设备维护等3个适配岗位。“党员志愿者帮我分析职业优势,当场就通过了面试。”张卫国的就业经历,正是永州市人社局创新“党建+就业”服务模式的生动注脚。2025年以来,该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支部以创建“潇湘人社红•永就业”党建品牌为统领,扎实推进县(市)区公益性零工市场规范运营、帮扶企业招工和重点群体就业、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和就业见习岗位募集等工作,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惠民实效。
加强理论武装 厚植为民情怀
“这种方式感觉特别真实,大家讲的都是我们平时工作中面对的情况,能帮助我把握很多平时容易忽视的细节。”新党员周志情在季度述职时分享成长心得。
周志情所说的方式,是永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党支部以业务骨干专题微党课为抓手,通过“周学月研”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典型实践。该机制创新“书记领学、支委研学、全员践学”三级联动模式,系统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活动,将理论学习、警示教育与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将党内政治生活与为民服务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开展集中学习、谈心谈话、民主测评、主题党日等活动,促进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形成“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良性循环。
坚持实干为先 发挥模范作用
解决群众就业难题是检验支部党建成效的试金石,面对春节后用工求职“双高峰”,市人资中心组建“春风行动”党员突击队,创新“岗位到车站”“商圈+就业”等服务举措,在永州火车站设立人社服务点,实时推送适配就业岗位3200余个,助力返乡群众下车即选岗;组织54家企事业单位进驻万达广场开展“沉浸式”招聘,单日促成就业意向512人。“以前找工作到处托熟人,现在岗位送到商场,送到身边,政府的服务越来越以人为本。”宝妈刘雨婷通过商圈招聘会成功入职意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促进零工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是该支部的重点攻坚任务,党支部书记带头认领“责任田”,强化对各县市区的指导,目前全市13家零工市场全面建成,累计服务零工2.11万人次;组织开展医卫类、师范类、综合类等定制化校园招聘会26场,提供就业岗位2.1万个,服务8400余名高校毕业生。
创新服务模式 擦亮品牌底色
“仅用2个月就招满600多名普工,解决了扩产燃眉之急。”永州信征科技负责人感慨道。
为推进党建与就业服务深度融合,切实解决岗位归集、精准匹配等业务痛点,推出“党支部建在业务链上”服务模式,将基层党组织嵌入业务链全流程关键节点,推动攻坚克难。例如,通过组建党员骨干“助企纾困服务队”,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走访园区企业20余家,举办制造业等专场招聘会28场,促成3140人次实现精准人岗匹配,并升级“永就业”服务平台,实现AI客服3秒响应、岗位匹配精准率达90%,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题。该党支部还实施“党员包干”责任制,通过党员积分制管理推动党建责任与业务目标同频共振, 将“零工市场”全域布局、“青春π求职加油站”院校全覆盖(涵盖高校、技校、职校)、岗位精准归集、“春风行动”及高校毕业就业攻坚行动等9项重点任务细化分解,采取“一人一项目”责任承包模式,确保每名党员牵头落实一项具体工作,有效推动党建与就业服务双融双促。
“让党建红旗飘在服务链上!”永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以钉钉子精神深耕“潇湘人社红•永就业”品牌建设,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看得见的民生福祉。“组织在身边,服务不停歇”,永州人社部门的就业服务正以红色引擎驱动,持续释放惠民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