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要闻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4311000015/2025-06187 分类:  
发文机关: 市生态环境局 发文日期: 2025-07-28
名称: 永州:秸秆变身农民增收“新财源”
文号 :    
永州:秸秆变身农民增收“新财源”
2025-07-28           来源: 今日永州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永州:秸秆变身农民增收“新财源”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永州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昔日困扰农户的“废弃物”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摇身变成生态保护的“助力器”和农民增收的“新财源”。

在冷水滩牛角坝镇石溪江村的稻田里,两台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金黄的稻穗被快速收割脱粒,剩下的秸秆则被机器当场粉碎,均匀地撒在田垄上。在稻田的另一边,一台旋耕机正对收割后的水稻田进行翻耕,为即将种植的晚稻做准备。种粮大户张春刚和永州市兴发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2100亩双季稻,这种秸秆还田模式,是他们多年来的“固定操作”。张春刚说:“稻草还田以后,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节约了成本。”在冷水滩杨村甸乡的鲜食玉米基地,采收后的秸秆也有了新归宿。养殖户周盾驾驶着牧草收割机,将秸秆回收粉碎,加工成青储饲料,成了肉牛的“营养餐”。

在双牌县江西村的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农户们麻利地将一捆捆金黄的玉米秸秆收割、装车,送往裕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秸秆处理中心。运来的秸秆经粉碎、搅拌后被送入密封发酵罐,依托先进的厌氧发酵技术,短短十分钟,秸秆就摇身一变成了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青储饲料。双牌县裕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屈大胜介绍,我们每年能处理秸秆2000吨,处理的秸秆水稻和玉米秆大概1200亩左右,产出的饲料能供应200头牛吃,节约饲料成本八九万元。

近年来,永州市坚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破解种养难题、提升效益的关键抓手,积极推广“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种养循环模式,从政策扶持到技术指导全程跟进,推动企业、合作社引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技术,让循环经济的链条越拧越紧,驱动乡村绿色发展。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 顶部
Document

主办单位:永州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河东湘江东路166号(潇湘大厦)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311000015

永州市生态环境局版权所有 湘ICP备05009375号

电话:0746-832399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