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报讯(记者 李丽 通讯员 王震洋)多年来,市林科所充分发挥优势,以“立足科技创新”立所,当好林业科技先锋的目标,专注科研攻关,不断推动林业科研成果转化为林业生产技术,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发展。
“(地径)2.32mm,高度14.4cm,叶片数4,单叶面宽2.3(cm),长12(cm)。”6月19日,在永州市森林植物园内,研究员们正在对箬竹幼苗的表型性状进行测量。今年,市林科所与省林科院合作,计划在植物园内培育种植一批箬竹。湖南省林科院助理研究员彭超告诉记者,箬竹生长快、叶大、产量高,它的用途很广,不仅可用作园林绿化,还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始建于1964年的永州市林科所位于中心城区冷水滩近郊伊塘镇,引进油橄榄、杉木以苗繁苗、国外松丰产林。2012年,市政府同意在林科所基础上建设永州森林植物园,集生态科研科普、生态湿地保护与研究、生态旅游及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
自建所以来,市林科所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70余项,工程与推广示范项目100余项,取得省、市科研成果52项。先后获得“湖南永州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湖南省秀美林场”等荣誉称号。
目前,市林科所已成功引进驯化斑竹、白哺鸡竹、龟甲竹等300多个品种,总面积达300多亩,并在市森林植物园成功创建了竹类观赏园和富硒笋用竹园,极大地丰富了永州市的竹类资源。此外,市林科所还进行了油茶丰产栽培、珍贵树种培育等系列研究。目前,市林科所与中国林科院、湖南农大、省农科院合作建设标准示范基地2000余亩,其中油茶高标准基地作为全国油茶现场会的参观现场,山茶花、毛竹品种在全国位居前列。
“我们将依托湖南永州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这个平台,重点加大在油茶、山茶花、林下经济、珍稀树种培育等方面的研发和推广,更好地服务永州林业发展和林农精准脱贫,助力永州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市林科所的下一步规划,永州市林科所所长腾洲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