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5月29日讯(冷水滩站记者 雷中祥 蒋静)冷水滩区蔡市镇三联村积极主动为扶贫龙头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顺利帮助扶贫企业发展“回春”,在保障贫困群众就业的同时,巩固了脱贫攻坚的成果。
永州市绿缘种养专业合作社在蔡市镇三联村发展了450亩柑桔种植产业,四年来,帮助30多户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是当地造血扶贫龙头企业。受疫情影响,基地柑桔滞销,合作社资金周转困难,扩大种植规模的计划受阻。
合作社负责人杨常青介绍,2020年年初,基地产出约二十多万斤果子,但是受疫情影响,销售惨淡,导致合作社资金链断裂,经营状况非常不容乐观。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扶贫队员和村干部主动上门,在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困难后,扶贫队员和村干部们积极与冷水滩区扶贫办协调,多方奔走,最终为合作社争取到了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为合作社的发展注入“新血”。同时,镇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征求当地贫困户代表和村民代表意见,共同协商、达成合作意向,与合作社签订产业项目扶贫协议,帮助合作社重拾发展信心。
冷水滩区蔡市镇专职副书记张节介绍说:“通过听取贫困户和村民代表意见,争取他们的支持,顺利地把协议签订下来,让扶贫资金尽快注入合作社之中,切实解决扶贫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最终带动贫困户脱贫、老百姓致富。他们安心了,我们就放心了!”
根据协议,合作社每年从利润中拿出9万元,为该村127户394个贫困户每人每年分红200元,剩余1万余元用于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合作社会优先聘用当地贫困户在基地就业,以企业带动贫困户的方式,形成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让贫困户成为产业项目的参与者、受益者。
“跟老板签订了用工协议,贫困户就业就得到了长期保障,他们就有了持续的收入。”三联村村支书张勇介绍道,这样一来,贫困户能安心就业,企业也能在资金支持下顺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将不断壮大,村里面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
60多岁的张会良是三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在合作柑桔基地就业,一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成功实现了脱贫。得知合作社资金问题迎刃而解,他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他笑着说:“现在安安心心做事,一点都不担心了,为他们点赞。”
资金得到保障,企业发展无忧。对于基地的未来,杨常青信心满怀。他介绍说:“按原来的规划和预计,基地第二期规模可以达到700亩,可以让全村40到50户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