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柳英 通讯员 李淇瑾
8月4日,双牌县茶林镇山林中,热浪袭人。国网双牌县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班长刘臣带着同事,砍伐贴近导线的危树,汗水湿透衣背。
入伏以来,永州市持续高温,电网负荷攀升。这群电力“清道夫”顶烈日、战酷暑,守护银线安全,保千家万户清凉。
“比爬10次铁塔还累”
一大早,刘臣带领的6人施工队背着油锯、砍刀,踏着晨露出发。“现在每天清早出门,避开正午高温时段。”他说。
永州共有电力“清道夫”87名、零星用工90余名,负责6059.94公里输电线路运维工作。面对高温天气,国网永州供电公司调整作业时间,错开高温时段,每日工作控制在6小时以内,确保作业人员身心健康。
“这段线路穿越丛林,山路崎岖难行。多处树竹疯长,离导线越来越近。”刘臣说。6人一路修剪树木,工作服干了又湿。大家的工装口袋里都装着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冰水等“防暑标配”。
巡检至茶林镇木斗庙村时,他们发现一棵倾斜的树,树冠接近导线,极易引发事故。“情况棘手,必须用牵引绳控方向。”队员袁树浩系上安全绳,灵活爬上树干,将牵引绳固定在主枝上。
油锯轰鸣了一会,突然刮起大风,树干剧晃。为安全起见,刘臣叫停工作,等风势稍减,指挥大家改用手锯慢慢切割。等完成整段线路作业,袁树浩揉着酸痛的手臂说:“比爬10次铁塔还累。”刘臣连忙鼓劲:“多清一处隐患,老百姓就能多一份用电保障。”
一碗凉茶表谢意
烈日下,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在零陵区一竹林缓缓升空。国网永州输电检修公司技术员郑钦,盯着屏幕上的扫描影像,眉头紧皱。“这里线地距离本就不足8米,现在南竹林的竹梢距导线仅剩3.18米。”
入夏以来,电力部门深化“立体巡检+集中监控”模式,通过无人机自主巡检、红外测温和远程监控手段,实现精准清障,还不用暴晒。
“老乡,您看这竹子,离高压线就剩这么点!”郑钦指着测量图,语气恳切,“大风一刮,碰到线,‘嘭’就是一个大火球!火花溅下来,伤了人、烧了林子、停了咱这一片区域的电,遭殃的是咱自家门口的人啊!”
起初,村民对砍伐自家种植的楠竹林十分抵触。郑钦攥着相关政策文件,把政策掰开讲,汗水浸透工装,喉咙几近沙哑。一番软磨硬泡后,大家的心软了。一位原来态度坚决的老农,端来沁凉的茶水:“看你们一趟趟跑,晒得脱皮,都不容易……砍吧,安全第一!”
楠竹根系深达3米,普通砍伐极易复发,班组立即调来挖掘机,将威胁电网的楠竹连根拔起。
自6月份以来,全市累计开展树障清除480余次,未发生树竹碰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