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市政府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分享到:
永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2017-10-23 11:50
  • 来源: 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发布机构:
  • 【字体:   

2016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复杂局面,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扎实推进品质活力永州建设,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较快态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5.81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73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45.44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693.64亿元、增长11.9%。第一、二、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3%、28.3%、62.4%,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75、2.26、4.99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744元,同比增长7.2%。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1.8:36.5:41.7调整为20.9:34.8:44.3,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18.58亿元、增长11.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运行良好。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4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2.55亿元、增长10.9%,上划中央税收37.66亿元、增长26.3%,上划省级税收9.71亿元、增长9.9%。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地方税收收入60.98亿元、增长10.9%,非税收入41.57亿元、增长10.9%。全市税收收入比重72.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市民生支出力度不断加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民生支出320.27亿元、增长16.1%,占总支出的79.8%,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在民生支出中,其中交通运输支出22.02亿元、增长85.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4.7亿元、增长54.8%,科学技术支出2.32亿元、增长48.4%,住房保障支出26.98亿元、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15亿元,增长13.9%。

“三化”进程取得新进展。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58.53亿元、增长6%。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4家,发展到28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7.37亿元、增长32.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4.8%,比上年提高24.2个百分点。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为46.3%,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62.2平方公里,人口63.6万。全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顺利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国务院批准。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4470家,实现销售收入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6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43家、市级22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达53家。创建中国驰名商标6件、中国名牌产品2个、湖南省著名商标56件、湖南名牌产品1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地理标志产品4个。全市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达到364个。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0.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6%,烟酒类价格上涨3.2%,衣着类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居住类价格上涨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与上年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3%。

二、农业

农业经济发展平稳。2016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1.78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现增加值331.61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农业实现增加值168.62亿元、增长0.3%,林业增加值36.39亿元、增长8%,牧业增加值99.33亿元、增长5.6%,渔业增加值22.39亿元、增长5.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55.67千公顷、下降0.8%,产量316.71万吨、下降1.6%;蔬菜种植面积198.93千公顷、增长1.4%,产量632.12万吨、增长4.6%;油料种植面积91.22千公顷、增长0.2%,产量16.66万吨、增长1%;烤烟种植面积19.6千公顷、下降4.5%,产量4.31万吨、增长5%。全年出栏生猪838万头、下降1.9%,出栏牛30万头、增长3.1%,出栏羊73万头、增长3%。猪、牛、羊肉产量67.79万吨、增长3.8%,禽蛋产量6.35万吨、增长3.9%,水产品产量20.71万吨、增长5%。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5亿元。其中,投资4.12亿元建成“五小水利”工程7570处;投资2.16亿元完成55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投资1.49亿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8处,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30.02万人;投资1.02亿元实施5个中小河流治理及3个“四水”治理项目建设;投资5696.4万元实施13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解决了750个行政村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拥有农业机械100.79万台(套)、增加4.79万台(套)、增长5%;总动力603.49万千瓦、增加23.49万千瓦、增长4%。全市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9%,提高4个百分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6%,提高2.5个百分点。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到位5161万元,补贴机具17325台(套),受益农户13838户。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58家,购置农业机械8866台,承租、流转田地26万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6.6%。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153.47亿元、增长0.6%,重工业170.3亿元、增长12.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39.32亿元、下降39%,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1.13亿元、下降20.8%,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247.63亿元、增长1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28.53亿元、增长23.2%,股份合作企业、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分别增长-24.8%、17.4%。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76.79亿元、增长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3.7%,比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283.96亿元、增长6.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7.7%,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完成增加值258.08亿元、增长15.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9.7%,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9家,新增143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401家,过10亿元企业7家。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44.59亿元、增长13%;实现利润41.46亿元、增长17.9%,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2.46亿元、下降55.6%,亏损面3.4%、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9.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34.9亿元、增长49.4%。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8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49种,占统计产品的61.3%。主要产品中,汽车5.8万辆、增长52.6%,钢材52.6万吨、增长20.9%,精制食用植物油11.8万吨、增长20.4%,大米92.5万吨、增长12.9%,鞋2744.4万双、增长6.4%,水泥1070.8万吨、增长1.5%,生铁13.7万吨、下降60.4%,卷烟120亿支、下降22.6%,铁合金34.9万吨、下降20.9%,十种有色金属4.7万吨、下降17.5%。

 建筑企业平稳运行。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7.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9家,实现利润总额4.89亿元,比上年增长8.8%,资质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03.03万平方米、增长3.5%,竣工面积1339.38万平方米、增长8.1%。全员劳动生产率26.47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3.09亿元,同比增长1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705.02亿元、增长14.8%;非国有投资948.07亿元、增长13.4%,其中民间投资873.31亿元、增长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2.8%。全市施工项目为3204个、增长6.1%,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531个、增长3.6%,投产项目个数为2231个、增长0.3%。亿元项目个数351个,增加157个,实际完成投资559.04亿元、增长118.1%。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4.99亿元、增长30.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11.99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76.11亿元、增长19.7%。全市完成工业投资完成689.63亿元、增长15%,占全部投资的41.7%,其中工业技改投资324.74亿元、增长13.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25.52亿元、增长19.7%;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334.66亿元、增长21.2%;民生投资196.87亿元、增长46.5%;基础设施投资412.2亿元、增长57.9%。
 房地产业去库存力度加大。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94.6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住宅投资78.09亿元、增长7.6%。商品房销售面积594.2万平方米、增长18%,其中期房销售面积340.36万平方米、增长19.8%,现房销售面积253.84万平方米、增长15.6%。房屋待售面积86.15万平方米、下降10.8%。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97.98万平方米、下降2%,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452.05万平方米、下降1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82.2万平方米、下降8.7%。
 五、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9.91亿元、增长11.8%。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70.6亿元、增长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9.31亿元、增长14.9%。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17.36亿元、增长11.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2.55亿元、增长14%。按企业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213.46亿元、增长4.4%,限额以下零售额376.45亿元、增长16.4%。全市限额以上批零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176.55亿元、增长15.1%,其中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汽车类增长较快,分别实现零售额1.52亿元、0.1亿元、0.68亿元、50.78亿元,分别增长146.9%、75.2%、46.1%、18.5%。全市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6年永州成为全国首个辖区内所有县区整体推进阿里巴巴和京东电商的地级市,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142亿元,同比增长85.6%,网络零售额达36亿元,同比增长105.7%。
 对外贸易逆势突破。全市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32家、总数达到126家,进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24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22亿美元、增长16.6%,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出口总额8.9亿美元、增长18.6%,其中农产品出口1.14亿美元、增长8.5%,机电产品出口2.62亿美元、增长19.2%。进口总额1.32亿美元、增长4.6%,其中一般贸易0.28亿美元、增长158.3%,加工贸易0.47亿美元、下降4.1%。出口比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2.12亿美元、增长0.3%,占出口额的23.8%;东盟1.64亿美元、增长145.8%,占出口额的18.4%;欧盟1.15亿美元、增长5.2%,占出口额的12.9%。
 产业承接来势较好。全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77个,新设立备案引资企业15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3亿美元、增长14.6%,引进市外境内资金230.49亿元、增长15.7%。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4家,合同投资额3.42亿美元、增长48.3%。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0.8亿美元、增长44.9%,实现营业额1.8亿美元,增长31.3%。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全市共接待游客4239.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8.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19.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64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创汇867.74万美元,同比增长2%。九嶷山创5A工作进入景观质量评定阶段;舜皇山创4A和江华香草源、井头湾、祁阳八尺旅游区创3A成功;零陵古城、江华水口移民风情小镇成功入选2016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库;阳明山和桐子坳景区的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完工;宁远下灌村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示范村入选“湖南美丽乡村”12强。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畅通完善。全年货运量6275万吨、同比增长4.5%,货物周转量160.22亿吨公里、增长8.4%;客运量9176万人、增长0.1%,旅客周转量54.54亿人公里、下降1%。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0.36万辆、增长18.1%,其中私人汽车27.88万辆、增长19.9%,本年新注册汽车5.85万辆、增长21.6%。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91.77公里。新增二级公路53公里,改造农村公路1107.55公里。全市开通昆明-永州-深圳、昆明-永州-上海、永州-海口3条航线。
 邮电通讯业升级步伐加快。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5.11亿元、增长51.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88亿元、增长23.7%,电信业务总量60.23亿元、增长54.2%。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368.02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38.05万户、增长16.9%。移动电话每百人61.9部。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8.67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312.06万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266.43万人。中心城区公共场所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快递业务投递量3466.35万件,同比增长75%。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914.84亿元、增长21.7%,比年初增加341.74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1277.11亿元、增长13.8%,比年初增加155.0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966.09亿元、增长21.7%,比年初增加172.47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793.11亿元、增长27.4%,比年初增加170.62亿元,短期贷款168.13亿元、下降0.81%,比年初减少1.57亿元。
 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全市保险公司25家(其中,产险12家,寿险13家),县区级支公司93家(其中,产险45家,寿险48家)。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46.78亿元、增长15.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42亿元、增长19.1%,寿险保费收入31.36亿元、增长13.8%。全市各项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16.51亿元、增长37.1%,其中财产险赔款7.89亿元、增长16.5%,寿险给付8.62亿元、增长63.6%。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优先持续推进。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2.7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5.8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8.6万人,初中学校在校生21.63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50.7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3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2.66万人。各类民办学校77所,在校学生6.88万人。全市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学生1.5万人,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500.3万元;中职免学费资助中职学生9.87万人,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1.18亿元。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11.3亿元,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198.76万元。新增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位8300个,新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08所、农村公办幼儿园32所。积极打造“三名工程”,评选出第二批10名名校(园)长、骨干教师486名、2016年度学科带头人117人、2016年度名师17人。全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8001人,其中永州一中、永州四中、祁阳一中二本上线人数进入全省名校第一方阵。
 科技成果丰硕创新。全年21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审批认定,创近年来历史新高,累计达48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技成果登记数1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省级技术发明奖1项。签订技术合同22项,成交金额0.4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3162件、增长32.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188件、增长67.3%;专利授权量1126件、增长4.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03件、下降7.2%。工矿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专利申请量分别为493件、111件和5件,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专利授权量分别为292件和33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巩固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3个。有线电视用户45.45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8.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78%。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06万场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7个。
 卫生事业有序推进。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948个,其中医院1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90个,村卫生室4773个,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家。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74万人、增长6.6%,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3万人、增长7.6%,注册护士1.07万人、增长10.3%。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个,卫生技术人员574人;卫生监督所(中心)12个,卫生技术人员295人;乡镇卫生院194个,卫生技术人员5188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35872张、同比增长16.2%,其中医院床位数27162张、增长16.9%,卫生院床位数8710张、增长13.1%。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86.97万人,参保率98.7%。农村适龄妇女(35岁-64岁)“两癌”免费检查69590人。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体育馆4座,运动场554个,游泳池15个,各种训练房161个。全年开展全民健身项目500项次,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180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379个。全年永州籍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16枚、银牌3枚,在全省比赛中获金牌20枚、银牌16枚、铜牌18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全市年末户籍人口645.09万人。全市常住人口546.52万人、增长0.65%,其中城镇人口253.04万人、增长5.32%,乡村人口293.48万人、下降3.05%。全年出生人口9.1万人,出生率14.21‰;死亡人口4.67万人,死亡率7.27‰,;自然增长人口4.4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94‰。
 居民收支稳步增加。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4元、增长9.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26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83元、增长8.5%。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44元、增长13.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88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14元、增长13.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分别比上年下降2.1、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7.3平方米。
 社会保障制度有效有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2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2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69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8%。全年劳动保障监察检查单位1424个,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7239.43万元。全市社会保障卡制卡持卡人数443.7万人。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332.95万人;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4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6.0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6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0.4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4.0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8.44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水平达到189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到80元,医疗保险实现并轨。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提高到每年3200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420和220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11.37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3.62亿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38.88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5.73亿元。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0371张,收养各类人员8227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50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60个。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3.3万套,解决农村危房改造2.28万户。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95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43亿元。
脱贫攻坚工作初显成效。全市减贫12.95万人,贫困村脱贫出列131个,减贫率达29%,比上年高6个百分点。共投放扶贫小额信贷22.27亿元,建成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533个,为20177户贫困户建立了金融服务档案;共免除2755名贫困家庭高中生学杂费,为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6755人次、贷款1.32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参保率达100%,基本医疗报账比例提高10%,贫困对象全部纳入大病救治范围,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全年大病保险补助贫困人口2050人次948万元,108个贫困村卫生室建成达标;易地扶贫搬迁建成住房8819套、694878平方米,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6339户、23557人。加快特色产业扶贫项目,345个贫困村、2.5万贫困对象受益;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116个贫困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农村电商扶贫产业实施“互联网+精准扶贫”,184个贫困村建立电商运营站点。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320.03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8.9%,现有国家、省级公益林面积837.5万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8.78万亩,其中荒地造林面积35.14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2.23万亩。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14.24万亩。全市共有国有林场2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省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湿地试点公园8个,新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3个。年末全市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101.74万亩,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个。森林蓄积量6176.1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9%,森林覆盖率64.7%。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和12.45平方米,水岸、道路、村庄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92.4%、86.6%和33.7%,重要水源地绿化面积46.92万公顷,绿化率达93.1%。
 节能减排卓有成效。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26%,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25%。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66.44万吨标准煤,下降7.53%,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6.36万吨标准煤,下降3.11%。主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削减1.9%,二氧化硫削减3.41%,氨氮削减3.6%,氮氧化物削减8.5%。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21起,死亡120人,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767人/亿元,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85起、下降3%,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人数为1.55人/万辆、下降5%。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三次产业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调整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年基数。(调整前为423.27亿元,调整后为470.74亿元)
 4、自2011年开始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标准从50万元调整到500万元;自2012年开始起,规模工业统计标准从500万元调整到2000万元;自2013年开始起,全国实行城乡住户一体化改革,相关统计口径做出调整。
 5、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6、非统计直接口径的数据均来自市直相关部门数据。
相关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家部委网站 -
- 市州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 县区网站 -
- 市直部门网站 -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郑重声明|网站地图

主 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11000024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9375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E-mail:yzcity@163.com    
联系电话:0746-8379670(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报错和不良信息举报等相关事宜)    

  • 湖南省人民
    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