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幸福永州 > 名胜古迹
分享到:
春风无限潇湘意 回雁峰南第一州 
——永州历史文化简述
  • 2025-03-27 09:28
  • 来源: 本网邮箱
  • 发布机构:市数据局(行政审批服务局)
  • 【字体:   

◇蒋政平

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着一万年的开发史、两千年的建置史,被誉为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文化大书。

一曰天下稻源。永州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自20世纪90年代起,经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境内道县玉蟾岩遗址数次发掘,出土了一批被测定为1.2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同时还发现了1万年前的原始陶器,整处遗址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遗存。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州先民早在1.2万年前就开始了水稻的种植,从而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记录,比先前联合国认定的印度恒河流域水稻7000年种植历史前移了5000年,从而赢得“天下谷源、人间陶本”之美誉。2001年,玉蟾岩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该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二曰楚粤通衢。永州属南楚故地,紧邻两广是其独特的地缘优势。这里地处湘江上游、五岭北麓,是古代中原通往岭南两粤地区的重要门户,向有“楚粤通衢”之称。古代翻越五岭有四条通道,永州占有主要的两条。一为越城岭道,又称湘桂走廊。在都庞岭与越城岭之间,沿湘江西源河谷是一条狭长天然低地通道,自公元前214年秦于湘江上源修筑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到东汉前期大司农郑弘开凿零陵“峤道”,湘桂走廊一线构建起连结零陵与广西桂林的水陆双通道。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此为岭南第一通道。二为潇贺古道,此道沿潇水上溯至道州,经永明或江华,越过萌渚岭隘口,到达广西富川,再沿贺江而下,至广东封开江口镇,便可顺西江直达广州。历史古道是重要的人文载体。从公元前218年秦伐南越起,至唐宋之际,这两条古道前后兴盛了一千多年。战时是军输大道,秦、汉、唐、宋历代出兵统一岭南,莫不由此而南;和平时期,南来北往的商贾以及南下的移民,更是不绝于途。商品流通方面,交趾的象牙,南海的珍珠,由此源源不断输入中原地区;而中原所产丝绸、瓷器等也由此运往广州,行销海外。正由于古代永州长时期处于南北交往的枢纽地位,在中原先进文明向岭南两广地区传播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桥梁和中继站的作用,故其经济文化发展与中原地区基本保持同步。也正因为此,作为古代永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零陵古城,既是“南楚—大都会”,也是中原王朝面向两广防御的军事重镇。

三曰汉唐名郡。史载战国时期,楚悼王(前401-前381年在位)任大军事家吴起为令尹,南并蛮越,置洞庭、苍梧二郡。学界一说,楚苍梧郡治在今江华界牌乡老屋地城址。据此,则楚置苍梧郡为境内建置之始,距今约2400年。

西汉,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国吕嘉之乱,置零陵郡。零陵郡辖地8万多平方公里,包括今永州市、邵阳市、桂林市及衡阳部分地。东汉,零陵郡下辖16个县,是全国13个百万人口大郡之一。

刘秀的高祖刘买是长沙定王刘发之子,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刘买被封为舂陵侯,舂陵侯国在今宁远柏家坪镇筑城,前后历80年传三代人(后迁南阳,刘秀在南阳出生)。光武帝刘秀登基后,于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尊刘买为皇高祖,在宁远建皇陵,派官员守陵。在东汉,零陵享有第二“帝乡”的光环。

汉末三国,零陵郡先后走出了刘优、蒋琬、赖恭、刘巴、黄盖、刘先、周不疑等一批文臣武将。唐宋时期,今永州境内分设为两个州,即北部永州,南部道州。这里的文化发展成为湖南地域文化最辉煌的所在。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存世作品670多篇,其中谪居永州十年所写近500篇,《永州八记》《江雪》《渔翁》等名作为世人传诵,遂使永州名驰中外。北宋时期,道州诞生了理学鼻祖周敦颐。周敦颐所开启的理学,经他的学生程颢和程颐兄弟继承发展,到朱熹而集大成,成为宋、元、明、清不曾动摇的官学哲学,影响及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敦颐被尊为孔孟之后又一圣人;在湖南,则被视为湖湘文化的奠基者。岳麓书院名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即指周敦颐所开创的湖湘理学流派。

被称为“天子门生”的进士,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顶级人才。永州历史上共考取进士503人,是湖南进士最多的市州。唐宋两代,永州进士390人,占全省同期进士975人的40%。这个数据,即使与中原先进地区相比也毫不逊色。其中状元3人,唐代延唐县(今宁远)人李郃是湖广一带第一个状元。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曾任零陵县丞)在《知永州张奭行状》中说:“湘南名郡,旧称甲永(州)乙邵(州)”,而南宋地理名著《方舆胜览》则称道州为“潇湘名邦”。

四曰锦绣潇湘。潇水、湘江在零陵区蘋岛汇合谓之潇湘。历史上的永州素有“锦绣潇湘”之誉。所谓“锦绣潇湘”,既是对这里秀丽山水的赞美,也有自然美景与厚重人文交相辉映的寓意。

柳宗元《游黄溪记》开篇评说:“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意思是说,纵观东西南北,以山水做地名的州数以百计,永州最美。这里的山明丽,这里的水清深,境内有九疑、阳明、舜皇三座名山,有饮誉九州的潇、湘二水,有颇负盛名的“三溪”,愚溪、浯溪和濂溪。文人雅士纷至沓来,或慕名揽胜,或贬官寓居,打卡永州,留下足迹,写下数以千计的名篇佳作。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欧阳修诗句)。2016年,国务院公布永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6处,居全省之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项、省级39项。主要文化遗存,有历代建郡置府、两千年城址不变的零陵古城;有誉为中华第一陵的舜帝陵,秦皇、汉武都曾遥祭,毛泽东写下“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优美诗句;有历代摩崖石刻2000多方,被誉为刻在石头上的书法史、人文史,其中浯溪碑林是全国最大露天碑林。还有传统文化深厚、古色古香的近百个“中国传统村落”。

岩岩九疑峻极于天,滔滔潇湘万古奔流。永州人民正踔厉奋发,驭光前行,必将不断谱写盛世华章。

(作者系《永州市志》总纂)

相关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家部委网站 -
- 市州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 县区网站 -
- 市直部门网站 -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郑重声明|网站地图

主 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永州市数据局(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11000024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9375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E-mail:yzcity@163.com    
联系电话:0746-8379670(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报错和不良信息举报等相关事宜)    

  • 湖南省人民
    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
  • 三湘e监督
  • 监督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