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报讯(通讯员 单明海)立夏过后,风轻日暖,满目青绿。在宁远县桐山街道高福村烤烟田里,成片的烤烟紧密相连,碧绿的烟叶随风轻摇,长势喜人。烟农们趁着晴好天气,打顶抹杈,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
“高标准农田建设给村里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田大了、路宽了、产量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高福村村委会干部肖亚男开心地对前来监督检查的县纪委监委干部说。
高福村是一个城郊村,有耕地面积近3500亩。长期以来,村民各自为阵,以传统农业为主,很难做到机械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去年,村里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该县纪委监委和街道纪工委先后来到村里开展“下沉式”监督。在田间地头、农民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家中,纪委干部实地了解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情况,抽查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着力发现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督促相关职能办所主动靠前服务,让群众安心生产。目前,通过完善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设施,平整土地,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益。
宁远是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先进县,2019年以来,县里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7.72万亩,惠及16个乡镇、街道的100多个行政村和社区。为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把高标准农田政策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充分发挥片区协作组联动监督优势,整合监督力量,下沉一线开展监督。
“这水泥砂浆是按照什么比例配的?这机耕道的垫层有多厚?”全县10余个监督检查组,聚焦资金保障、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目标任务,跟进监督、精准监督,严查在时间节点上、工作标准上和工程质量上钻空子、打折扣、搞变通,通过约谈提醒、通报批评、追责问责等方式,倒逼责任落实,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目前,全县建成了36万余亩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从以前不到30%的机械化率,提升到现在的70%以上,提高了农田抗灾和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