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永州要闻
分享到:
擦亮“生态绿”金名片——我市大力实施十大生态环保项目构筑生态文明新高地
  • 2025-05-08 09:07
  • 来源: 永州日报
  • 发布机构:市数据局(行政审批服务局)
  • 【字体:   

□永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琳 陈珂欣 颜想念

永州地处湘江源头,生态环境是我市最亮丽的名片。近年来,永州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扛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源头责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深入推进十大生态环保项目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产业转型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的创新之路。

守护碧水清流 共筑生态屏障

4月30日,在新田县污水厂搬迁及管网配套建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们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该项目一期工程建好后,一天可以处理5000立方米工业污水,满足目前园区所有企业生产污水处理需求。同时,工业污水通过多种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能达到一级A类标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60%以下,将助推新田工业园区“招商提速、园区提档、产业提质、环境提升”。

“项目目前已完成全部主体施工,综合楼、高效沉淀池、生物池、污泥脱水机房等构、建筑物装修工程已完成70%,正在开展设备和管道安装施工。计划第二季度底完成装修、管道安装及附属工程,第三季度完成设备安装并投入试运行。”该项目负责人刘明华表示。

近年来,除了新田县污水厂项目,永州还全面推进湘江流域生态治理,实施“河长制”“林长制”,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同步推进的中小河流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以清淤疏浚、生态护岸、植被恢复为手段,重塑河道生命力,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常态。生活污水处理提质项目包含冷水滩区、零陵区朝阳片区、永州经开区梓塘片区、滨江新城片区的城市污水处理,乡镇污水配套管网覆盖双牌、道县、宁远等县16个乡镇,累计新建管网8公里,系列工程显著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完善基础设施,筑牢生态屏障,从源头斩断污染入河,助力绿色发展。

用好生态资源 助力旅游发展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避暑游旺季,连日来,金洞牛头山景区沿线河岸1000米生态护岸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该河床因长时间河流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周边景区发展。去年,当地在维持自然岸线原貌的基础上修建生态护岸。同时,利用生态优势在沿线打造玻璃漂流、冲浪泳池等文旅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游客量增长1至2倍,周边餐饮、住宿等衍生消费提升20%。

这是金洞“两山”基地建设示范项目的一个缩影。该项目总投资约11.79亿元,包含白水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黄家台康养中心、温泉中心建设以及国家储备林建设,旨在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我们通过建设生态护岸,不仅改善河道环境,美化河岸,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提升牛头山景区的生态环境,增强游客体验感。”金洞管理区环保局副局长蒋增辉介绍。

“五一”假期,在蓝山县云冰山旅游景区,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既能溯溪徒步,又能在夜晚看星空、清晨观云海,登上山顶还能体验“一脚跨两省”。云冰山文旅项目目前已规划建成度假酒店、自由部落民宿群、千户瑶寨等住宿单元共计500个床位;完成道路设施、魔毯、铁索桥、儿童游乐园等设施;打造了高山苔藓区和“一脚跨两省”等打卡景点;新增露营基地、跑马场等新业态。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五一”假期,零陵古城、双牌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迎来第一波客流高峰,零陵区以“科技+旅游”为主打,举办AI机器人科普展,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假期首日游客超4万人;双牌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十万亩野生杜鹃花,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繁荣。

今年一季度,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741.18万人次,游客总花费158.81亿元,分别增长11.3%和9.9%。

保护生态环境  助推产业振兴

5月4日,宁远县西湾村旧石场上新建的九嶷山兔文化产业园游人如织,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此前,该旧石场一直处于废弃状态。每到雨季,场内大量碎石沙土被冲刷到农田里,影响农民耕种。自2022年开始,当地对旧石场进行生态修复,在将原采石区隔离的基础上,对采石场装卸区和沿线进行了复绿。同时,探索“矿区+产业+文旅”的转型发展模式,建设了九嶷山兔文化产业园,开发了集户外拓展、研学科普和团建游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利用原生活区建成九嶷山兔养殖场,配套进行兔肉深加工,并广泛开展兔文化科普。村集体以矿山土地入股,每年享受租金8.4万元和股本分红10%。该项目前期投入600万元,实现了户外露营区、婚庆团建区、餐饮住宿区、亲子游乐场、兔文化展览馆(三区一场一馆)的初步运营,并与旅行社签订引流合作协议,可同时容纳2000人次游玩观光,真正实现“变废为业”“变废为景”。

九嶷山兔文化产业园开园以来,定期举办美食节、音乐节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来此游玩、团建。村民自制的酿豆腐、糖油粑粑、瓜箪酒、瑶山腊肉成了抢手货,山上的蕨菜、苦菜公、粑粑菜、竹笋也成了“香饽饽”。此外,游客的大量涌入,还带动了村庄及周边的餐饮美食、休闲垂钓、民宿经营等多业态发展。

这是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发展答卷。我市大力实施湘江源流域水质提升、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土壤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等十大生态环保项目,2024年我市生态环境满意度96.12%,排名全省第二;52个地表水断面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100%,全域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永州正以生态“高颜值”推动经济“高质量”,让每一片蓝天、每一汪碧水、每一寸净土都化作老百姓的幸福底色。

相关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家部委网站 -
- 市州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 县区网站 -
- 市直部门网站 -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郑重声明|网站地图

主 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永州市数据局(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11000024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9375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E-mail:yzcity@163.com    
联系电话:0746-8379670(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报错和不良信息举报等相关事宜)    

  • 湖南省人民
    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
  • 三湘e监督
  • 监督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