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就业创业,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关系到地方发展的活力与未来。面对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的“方向难找、经验缺乏、资源不足”等困境,永州于2025年11月启动以“青春‘永’聚,创响未来”为主题的“百名导师走基层”活动,将创业服务从“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探索出一条赋能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凤还巢的实效之路。
服务模式:
从“泛泛而谈”到“靶向发力”
11月的永州寒意渐浓,但永链荟工业馆内却涌动着青春的激情与创业的热潮。11月14日至15日,来自全市高校及县市区的200名大学生创业者齐聚于此,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游学”拉开序幕。
学子们在创业导师和知名企业家的带领下,穿梭于食品加工、智能家居、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新能源、数字产业等六大重点产业展区,通过动态模型演示与专业讲解,系统了解本土产业的发展脉络、核心技术与市场前景。
“你们的创业项目,完全可以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在电商包装、品牌故事上做文章,不必一切从零开始。”一位企业家导师在模拟生产线旁的点拨,为学子们打开了结合地方特色创业的新思路。
把课堂搬到产业一线,让创业想法与地方经济“底盘”无缝对接,这只是活动的序章。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大水漫灌’式培训与创业者真实需求存在隔阂。本次活动的核心是‘精准’,集结创业培训名师、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组成百人导师团,直接下沉到项目和高校一线,实现‘一对一’把脉问诊,从‘泛泛而谈’转向‘靶向发力’。”
帮扶效果:
从“茫然无措”到“豁然开朗”
“精准滴灌”如何落地见效?活动的核心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在创业专题讲座中,政策专家、企业家与学子围绕趋势与机遇、政策与资源、经验与实战三大维度深入分享、互动问答,有效解答了创业规划、政策利用等初期困惑。
真正的重头戏是创业项目路演。60个经过筛选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依次登台,通过“项目陈述+问答互动”展示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与团队优势。导师团从专业视角提供优化建议、商业模式梳理及风险规避指导。
大学生创业者小陈的瑶族文化文创品牌项目在路演中迎来转机。“我的项目一直苦恼于如何打开市场,商业模式也不清晰。”
投资专家建议:“产品文化特色鲜明,但目标客户模糊。建议先聚焦本地旅游市场,开发易于携带、有故事性的小件文创,快速试错,迭代产品。”
成功企业家补充:“团队需补充擅长营销的合伙人,我可以帮你对接本地电商直播资源。”
经过几轮“头脑风暴”后,小陈的项目计划书得到关键修正,明确了近期目标与市场切入点。“导师建议直接、实用,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此次活动共对60个项目集中“会诊”,其中40个优质项目被纳入“创业项目加速培育计划”,将获得持续点对点指导。
生态构建:
从“单点帮扶”到“体系赋能”
永州的探索不止于单个项目的“治病开方”,更着眼于构建“引得进、留得下、长得大”的可持续青年创业生态。
活动设计体现了“全链条”赋能思维:从开阔视野、对接产业的“游学参观”,到传授经验、解读政策的“专题讲座”,再到实战演练、精准把脉的“项目路演”,最后延伸至跟踪服务、持续赋能的“导师走基层”,形成完整闭环。
活动还注重典型引路与氛围营造,联合融媒体中心纪实跟拍导师走基层全过程,计划宣传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大学生创业典型,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
对表现优异的创业项目团队、指导老师及组织单位授予荣誉证书,不仅是对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初步形成“培育-展示-认可-成长”的良性循环。
启示与展望:
从“城市诚意”到“青春动能”
永州“百名导师走基层”活动的价值远超一场短期活动,它探索并实践了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有效路径:
它实现了服务模式的“下沉”与“反转”。变“等青年上门”为“送服务上门”,变“大规模培训”为“一对一诊断”,提升了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效能。
它构建了“全链条”赋能体系。活动覆盖产业认知、知识传授、项目打磨、资源对接等关键环节,为创业项目加速成长提供支撑。
它营造了“热带雨林”式创业生态。通过有效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媒体等资源,解决当下困境,培育长期良性、资源富集、鼓励试错的青年创业生态圈。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永州送去的不仅是百位导师的智慧与经验,更是政府对青年创业者的关怀与一座城市求贤若渴的诚意。当更多服务力量从“案头”走向“地头”,当更多导师从“会场”深入“现场”,当政策春风吹拂到每一棵创业幼苗,青春的梦想必将更加绚丽,创业的未来必将更为宽广,永州的发展也必将注入更加澎湃而持久的青春动能。
首页
市政府
政务要闻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政府数据
幸福永州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